外墙“掉渣”危及头顶安全杨浦一小区居民合力解决了这个难题

发表时间: 2025-02-02 16:47:38 来源:水泥盖板

  靠着居委会牵头,居民共商共治,位于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的雍景苑小区终于解除了外墙脱落带来的头顶危机,也告别了小区暂护于层层脚手架下的临时状态。

  由居民共同议定的合法合规又贴合居民需求的修缮方案,成了破局的关键。目前,小区内首批启动的8个自然楼栋已有4栋陆续完成修复并拆除脚手架,另4栋房屋的修缮也在逐步展开。看到了效果,还有三个楼栋也准备跟进。居民区书记林路欣喜地表示。

  以前每次路过都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外墙修复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看着已完成整修的居民楼,居民黄先生不由感慨,居民们终于能放心地在冬日的暖阳下自由活动,小区里也能再次看到孩子们嬉戏的身影。

  雍景苑2006年建成交房,是新江湾城街道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小区,但岁月仿佛在这里加上了一层灰蒙蒙的时光滤镜。因为墙面采用的是砂浆黏贴小块砂岩板,砂岩板吸湿,时间一长,滞留在缝隙里的水引起外墙空鼓。2015年始,小区外墙面砖发生脱落情况造成多起物损,业委会与物业虽尽力维修,但无法彻底消除隐患。尤其是近5年,外墙脱落迹象愈发严重。面砖、大理石,都砸下来过,还有上百斤的旗杆,消防队来了也无法处理。54号楼的王女士回忆道。

  小区业委会委托上海房科院运用红外线对外墙进行抽样检测,以此判断小区外墙空鼓面积。得到的结果是,小区建设时期墙饰面的施工工艺没有相应的强制性规范标准,砂浆配比不到位易开裂,加上外立面年久失修,引起饰面脱落。我们去找过开发商。按理说,开发商有按时进行检查外墙的责任,但他们并没有履行。再加上后来开发商情况也很复杂,几次讨论下来都没有结果。6号楼居民成先生表示。

  为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新江湾城街道会同杨浦区建管委想出一个办法:在小区所有楼栋外墙搭设脚手架和防护棚等应急保护措施,同时物业加强日常安全巡查,降低高空坠物风险。

  但这一措施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脚手架搭在楼栋大门上,居民进进出出总觉得压抑,还不美观,这个办法不长久。有居民委屈:因为环境好、房屋高档,雍景苑曾是附近一带房价最高的小区,现在却因为斑驳的外立面、随时掉落的墙饰成了价格洼地。

  外墙修复迫在眉睫。一面是居民的呼声,另一面是商品房小区外墙维修面临的现实难题。头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雍景苑修缮依靠的是专项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尽管小区每年有稳定的公共收益,但要完成全小区的大面积维修仍有缺口。

  居民一开始谈不拢,也非常理想化,希望小区外立面整体大翻新,但是小区56个楼栋,四面墙体全部修缮,需要4000万元的投入,小区的维修基金和公共收益加起来也是杯水车薪。谈到之前遇到的瓶颈,林路仍面露难色。

  方案也有争议,常规的几种修缮办法费用高不说,还要占用出行通道甚至绿化,影响居民生活。

  但是,安全问题刻不容缓。面对小区困境,新江湾城街道牵头雍景苑居民区党组织迅速采取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协同推进。过程中,街道坚持群众事群众议,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召集区建管委、区房管局以及居委、物业、党员骨干、业主代表等共商共议,从维修政策、施工工艺、资金筹集、项目程序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撑。

  什么时候修?修到什么标准?都由业主自己决定,我们要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居民自治共治的方向探求解题思路。林路很清楚,怎样统一意见,怎样加快启动,怎样减少影响,是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小区全体业主是排除小区外墙饰面安全风险隐患和高坠风险的责任主体。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去参加了,发挥主人翁作用,居委会通过小区宣传栏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发出公告,一方面将业主大会的决议广泛告知居民,一方面邀请小区业主中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居民维修自治小组,为修缮方案提供专业支撑。经过数月沟通,居委会牵头,业主中的党员带头,慢慢的变多的业主开始心平气和地坐到一起为小区的头顶难题出谋划策。

  经过居民共商共议,一个虽原始但经济有效的方案逐渐成形:由修东西的人敲砖检查,用现在的砂浆工艺对空鼓处换砖、补缝。这样一来,只要使用到简易脚手架,施工期间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能降至最小。同时,资金筹备、施工队伍选择等重要事项也在居民的讨论协商中一一落定。

  今年10月中旬,4号楼、6号楼同时开工。两个连体楼栋算下来费用不到30万,还包括了铁架涂漆、漏水处理。而整体翻新,每个楼栋要七八十万元。林路说,与其等待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不如抓紧时间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相信以后会有更成熟且价格公道的技术方法,能更加完美解决这一难题。成先生等业主也自发成了项目的监工:我天天都会到现场看看,自己的房子,自己最关心。我们也跟施工方通过合同约定,定期来给房屋外墙做检修,如果出现问题,维修公司必须负责到底,这样才可以把风险降低。

  4号楼、6号楼的修复效果一出,马上有楼栋跟进。接下来就是高层楼栋的修缮方案确认和施工准备,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修复工作。林路深有感触,外墙修复离不开居民们的理解和支持。外立面修缮也给了我们一个契机为居民搭建共商共议、共建共享的平台,大家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新江湾城街道正以雍景苑为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外墙修复可行路径的探索,帮居民解除头顶上的安全风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