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成都市检查井盖管理办法》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成都226万座井盖这样管

发表时间: 2024-11-30 04:57:44 来源:检查井

  “无主井盖” 该谁管?各行业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内容和边界如何界定?10月29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举行新闻通气会,新修订《成都市检查井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通气会上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对《办法》进行了解读。这次新修订《办法》出台背景是什么?又有何亮点?

  2018年,成都市在国内率先颁布实施了《成都市检查井盖管理办法》,为加强井盖监督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在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建立完整管理机制,规范井盖建设施工、维护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井盖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梁柏清介绍,截至目前,成都市共有各类检查井盖226万余座,主要有11种类型。涉及水务、经信、住建、城管、公安、文广旅、公园城市、交通运输等8个行业主管部门,分属排水、供水、通信、电力、交安等26家单位和物业公司、公园等众多管理维护主体,设施数量多、分布范围广。跟着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办法》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情况。

  梁柏清表示,如在日常生活中,“无主井盖”和暂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井盖往往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此类权属不明井盖的确权明责、井盖验收移交流程等还需进一步规范。

  为持续提升井盖管理上的水准,保障设施完好运行,“守护群众脚下安全”,成都市城管委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有一定的问题,启动《办法》修订工作,期间多次征求市级有关部门、区(市)县政府、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议通过,于9月10日印发公布,将在11月1日正式施行。

  据介绍,新修订的《办法》从完善井盖管理顶层设计方面,进一步厘清各行业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内容和边界,明确管理维护责任,明确了井盖统筹监管、行业监督管理、管理维护职责划分和管理资金保障渠道。

  明确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任部门牵头负责全市检查井盖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由区(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本级井盖统筹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督促本级井盖行业主管部门履行井盖监督管理责任。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井盖统筹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发现和处置辖区内的井盖问题。

  关于井盖统筹监督管理机制,目前,成都23个区(市)县均明确了井盖统筹监管部门,明确了应急处置机构,负责各自辖区内检查井盖的统筹监管。

  与原《办法》相比,加强完善了成都市井盖监管的市区两级统筹监督管理模式,同时强化了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基层治理职责。

  新修订的《办法》新增了交通运输、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监管职责;明确了园林绿化部门的统筹监管职责。进一步厘清了各行业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内容和边界。从规范井盖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深化源头治理,开展技术创新,明确井盖设置、设计生产、验收移交、日常管护、应急处置、档案管理、智慧管理等要求;规范社会参与、投诉受理、权属不明井盖处置等内容。

  《办法》增加了井盖规划设置要求,明确在规划道路机动车道下布置市政管线的,井盖应当避开行车轮迹线。明确了井盖应急处置时限由3小时缩短至2小时。

  本次修订专设一条对权属不明井盖的处置规定。明确了由井盖统筹监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确权工作。细化了权属不明和已不再使用井盖的处置流程,规定了填埋、封存等处置要求。

  为有效解决车行道井盖与路面不平的情况,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监管服务中心主任陈立坚介绍,在车行道推广使用具有防沉降功能的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新型井盖,并制定相关地方技术标准,加强井盖质量管控和规范安装及维护工艺。结合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开展智慧化井盖病害智能巡检技术探讨研究,识别井盖的多种病害类型。

  据介绍,为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加快市政供排水井盖防坠设施安装进度,成都针对城市低洼易涝、人员密集等重点区域,查漏补缺,尽快实现应装尽装。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将市政供排水检查井防坠设施安装维护情况纳入日常安全生产检查重要内容。成都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了防坠装置专项标准《成都市检查井防坠装置技术指南》,针对技术选型、安装规程以及质量验收等方面提出指导性要求。

  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新修订的《办法》是我市井盖管理工作的行动依据,是城市管理过程中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举措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具体体现。”

  下一步,成都市城管委将持续秉持“小井盖、大民生”理念,认真管好井盖这件关键小事,“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最新文章